一、学校介绍
学校前身可追溯到西汉汉景帝末年(约公元前141年),时任蜀郡太守文翁深感蜀地偏远仍有蛮夷之风,便“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”,在成都南门修起学宫,招各县子弟入学,大兴教化。还从郡县吏中挑选“开敏有材者”前往长安学习,待其学成归来后委以官职担任讲学任务。文翁开地方官学之先河,拉开了天府文化启蒙运动的大幕。从此,巴蜀大地承沐文翁教化,巴蜀学术文化勃然兴起,人才辈出,比肩齐鲁中原。文翁石室开办17年后,汉武帝刘彻决定推广文太守的办学经验,下令全国普遍兴办文翁石室式的官学。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像中,有文翁讲学图。五代后蜀孟昶曾用8年时间,将文翁石室的教材《十三经》刻了几千块石头,让学生们摹拓,现残存若干块,保存于博物馆中。“文翁化蜀”成为与“李冰治水”齐名的璀璨夺目的历史名片,文翁赢得了世世代代成都人的景仰和尊重。
开教育风气的文翁石室,从汉代一路走来,走过了2160个春秋,纵然时局艰难,社会动荡,时移世易,但仍弦歌不辍,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。虽校名多次更改,但校址从未变动,这在中国及世界都极其罕见,被国际誉为具有“中国标本”意义的“千年名校”,缔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。
千百年来,文翁石室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。古代有司马相如、扬雄、陈寿、李密等著名文人,近代有彭端淑、刘光第、郭沫若、李劼人、何其芳等名家名流,当代有钟山、沙国河、陈懋章、李荫远、翁宇庆、段宁、马志明等杰出院士。他们如同璀璨星辰,熠熠生辉,映照四方。
当代著名学者、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于1999年为石室中学题词“古今一校,扬辉千秋”,正是对文翁石室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的最好概括。
二、办学理念
学校校训“爱国利民 因时应事 整齐严肃 德达材实”;办学经验“师资高 学风严 教学精 思维活 品质优”;办学追求“育关键能力,办品质教育,为领军人才成长奠基”;办学理念“求真务实 以人为本”;办学思想“继承优良传统 打好素质基础 培养创造能力”。
三、师资力量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教师队伍师德师风高尚,业务技能精湛,综合素质一流。学校现有教职工501人(含外派和出国),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119人。四川省正高级教师3人,四川省特级教师8人,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,成都市特级教师5人,成都市学科带头人12人,中学高级教师180人。
四、招生计划
总招生计划预计:550人
备注:为部分学生提供住宿,6-8人/间
五、联系方式
学校地址: 成都市文庙前街93号
招办电话:028-861112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