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建或修改目录:/www/wwwroot/www.xcgsxw.com/html 失败!
学校基本资料: | |
性质:公办 | 现任校长:雷国胜 |
招办电话:028-87600803 | 联系人: 招生办 |
网址: https://xnjdfz.swjtu.edu.cn | 详细地址: 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174号 |
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介绍
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(The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)是直属于西南交大的全日制完全中学,始建于1942年。1986年被命名为四川省重点中学;1998年被命名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;2012年再次通过省级校风示范学校复查验收和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;2013年被评为“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”。
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直属于西南交大的全日制完全中学,学校创建于1940年,历史悠久。1986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,1994年通过省教委对省重点中学的验收,1998年被评为省级校风示范学校,2002年再次通过省级校风示范学校复查验收和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。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迅猛发展,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全体领导和师生员工深知任重道远,学校决心以“以质量求发展,以特色创一流”,继承交大优良传统,与时俱进,为跨进国家级示范校行列奋力拼搏,再创辉煌。
学校地理环境优越,地处西南交大、金牛区政府、金牛区公安局、金牛区法院、国际会展中心、交大智能小区、九里堤教师公寓等构成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生活中心区,空气清新,治安整肃,交通便利,居民文明,是学生求学、进取、成才的园地。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设施先进,现有按超I类标准配备的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多媒体语音室实验室各2个,多媒体教室、网络教室6个,标准塑胶环形跑道和人工草坪足球场1个和塑胶篮球场3个,排球场1个,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和校园电视演播系统。学校的学生公寓设施齐全规范,每房为四人间,有单独的卫生间和阳台,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管理。
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办学理念
办学理念: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以教授知难易行之理、为人之道,启迪灵性、悟性、心智,要求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,培养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之性为办学理念。
办学思想: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领导班子“团结、求真、务实、进取”。特聘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、钱清泉科学家为学校名誉校长。学校秉承西南交大百年名校风范,以“立足交大,服务社会,发挥优势,办出特色”为办学指导思想,倡导“勤勉敬业、风雅巧智、团结友善”的校风,“正直、仁爱、奉献、开拓”的教风和“诚实、刻苦、勤恳、进取”的学风,引导教师树立“以人为本,面向全体,因材施教,培养创新”的思想。
教学特色:多年来,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在大学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,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,通过全校师生多年努力,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,成果显著。学校初中英语实验特色小班教学,实行统编教材和特色教材同步教学。特聘美籍专职教师授课,每周开设口语课。灵活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:我校七、八年级5班、6班在2004~2005学年度上期金牛区统考中英语平均成绩位居全区第一名和第二名。学校七、八年级学生不仅能演唱数十首英文歌曲、与外教流利交流,还能自如地用英语进行情景剧表演。2003年起,学校在高一年级设立直升班和理科试验班,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,形成了浓厚的学风、优良的班风、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高度的集体荣誉感,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赞誉。
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师资力量
全校现有教职工142人,专职教师126人,其中特级教师3名,高级教师52名,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,硕士毕业及研究生学历8人,本科以上学历达98%,教师学历达标率100%。金牛区学科中心组成员15人,第一、二、三界金牛区学科带头人、中青年骨干教师30人。获得市、区优秀教师、优秀班主任称号的60人次,获西南交大优秀教师、优秀共产党员表彰的30人次。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,学生2026名。
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成果
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培养了4名四川省文理科状元,他们是文科状元范明、卢兴;理科状元王宇、陈璋。刘昕、卢兴等数十名同学分别考上了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;2005年高考中,学校的谢智和何万林同学以698分和688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金牛区理科第一第二的桂冠,被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录取。高考一次上线率始终保持在70%以上,升学率达98.7%;初中生三年巩固率为100%,合格率、优生率、重点率综合排名均列金牛区前茅。学生参加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各级各类竞赛获奖630余人次,学校连续十四年初、高中教育、教学工作获市教育局表彰。
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一直坚持“科研兴校”。学校有国家级课题2个、区级课题1个、校级课题20多个,参研教师120余人,全校上下已形成一张多层次、立体型的“校园科研网”。学校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专著20余部,论文420余篇,交流、获奖论文260余篇,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获奖80余人次。